上周末,攜一家老小,驅車出外游玩。不久,便看到一個寺廟,頗有規(guī)模,自建石門,一番游覽,山間廟宇,香火旺盛,與其他寺廟無太大區(qū)別,唯獨大雄寶殿門口的一張通知引起我的注意。
通知內容為寺內禪修人作息時間,早四點二十分,起板(即起床),一個半小時的金剛操后用早餐,早餐后是打掃衛(wèi)生和禪坐,十一點午餐,下午為理筋推拿講解和禪宗經典教學,晚八點開始一小時的懺摩,九點安板(即睡覺)。
如此生活,讓我詫異:大千世界,真是無奇無有,每個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差異如此之大。在我們不停追求更好物質生活的同時,還有這樣一群人每天如此安靜,吃齋念佛,無欲無求。亦或他們也有欲有求,只不過我等世俗之人無法理解罷了。
離開寺廟,驅車繼續(xù)前行,我卻依然思考著那張作息表和寺中禪修眾僧,無暇顧及路邊風景。我又想到了另外一個組織——NGO,這是非政府組織的英文簡稱,大多數NGO從事環(huán)境保護、婦女兒童保護、扶貧、戰(zhàn)爭災民保護等方面工作,以私人捐款為經費來源,不以盈利為目的,組織運營的原動力為志愿精神。NGO中存在許多專職人員,多數曾是各行業(yè)的專家或能人,領著NGO一份絕不可能致富的工資,卻把自己全部時間和精力投入NGO事業(yè)。
這又是另外一種人生觀,與我的截然不同,大多數人不能理解,但卻實實在在存在的人生觀。
我是一個容易陷入人生觀價值觀思考的人,而且我的工作也需要我經常思考自己以及身邊青年的人生觀和價值觀?,F在,不妨好好進行一下自我梳理。很小的時候,家庭和學校的環(huán)境總是充斥著“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的聲音,我也只希望自己好好讀書,上個好中學,上個好大學,至于大學之后,最多再讀個研究生,亦或博士生,總之,學習成績一定要好,這種思想狀態(tài)不算是完整的人生觀,充其量算個人生觀雛形吧。上大學,離開家門很遠,自己也有更多的機會認識這個社會,思考一下自己的人生。也許是幸運,也許是不幸,我視野里不斷出現錢和權的概念,因此,我的人生觀沾染了這些氣息,努力工作,當個有錢人,或考公務員,當個有權人。我需要在大城市有個大房子,有豪車,想去旅游時隨時可以去旅游,無論世界哪個角落。這種想法伴隨了我很久,即使現在還在影響著我。隨著人生閱歷不斷豐富,我不斷思考著另外一個問題:如何才算是有意義的人生。僅僅自己或者家庭富有就算是嗎?我不愿承認,也不敢承認!
工作之后,有件事情對我影響很大。一次,和當地一個朋友去一個村子游玩,路過一個五保戶家庭,家中只有70歲老農一個,木質房子似乎比房屋主人還老,沒有窗戶,只有破舊的塑料用來擋風,老農正在門口砍柴,下午的陽光把他的身影投到身后的木墻上。我們一行上前與老農交談,朋友很認真的問老農家庭情況、收入情況以及政府補貼情況,我也不疼不癢的隨便問了兩句。離別前,我走在前面,朋友走在最后,在我回頭說再見的時候,我看見朋友悄悄把幾張百元鈔票放到了老農上身的口袋中。
回程途中,我問及朋友此事,朋友沒想到有人看到他的舉動,愣了一下,然后跟我說:老人家一個人很不容易,盡管幫不了大忙,但能幫一點就幫一點吧,多行善,無愧良心。
這件事對我影響大,因為這件事總是讓我想起并不斷思考,“多行善,無愧良心”也深深融入我的思想和血液,成為我的一部分。多行善,指的是多做善事,既包括對家人、朋友,亦或陌生人行善,又包括對社會和自然行善。善事無論大小,哪怕點滴,只要我們有這種觀念和態(tài)度。無愧良心,指的是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不要違背自己的良心,工作上要對得起職責,做到和單位組織一起成長,生活上要對得起道德,損人利己的事情堅決不做。
其實,人的活法有很多種,人生觀也有很多種,就像世上并行存在諸多宗教信仰。仔細觀察,這些存在并廣泛被認可的人生觀似乎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積極為人類社會發(fā)展輸入正能量。
“多行善,無愧良心”應該會讓我的人生更有意義一些吧!